9月30日,唐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重点工作成果展示”系列之市场监督管理成果新闻发布会。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宏作主题发布。市局质量发展处处长张学东,食品安全协调处处长李晓庆,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处处长尚福旺,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全利回答了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王鹏程主持发布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围绕“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构建“行政监管+技术平台支撑+综合执法”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注入了市场监管力量。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将“市场主体培育”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市场主体增数量、提质量。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80.58万户,相比2017年末净增32.1万户,数量增长了66.21%。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外资企业登记时间压缩到4小时内,外资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063家增长到1318家。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力帮扶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投产、转产医用防护物资,实现了检测试剂盒、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产品“本土化生产”。为营造宽松舒适营商环境,全市系统不断丰富新型监管手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五年来开展“双随机”抽查1.2万次,检查市场主体20.58万户,跨部门抽查452次,做到了“无处不在”和“无事不扰”;深化信用监管,累计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51.75万条;对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为创新创业开创良好条件。
二、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覆盖,累计审查存量文件586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打传规直”等行动,规范广告、合同、价格、收费、认证认可、计量等领域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081家、消费维权服务站604家。2017年以来,全市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投诉5694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7.94万元。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推动线上线下商品“同标同质”。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打击作用,全市执法系统组建以来,共查办案件12249起。2021年,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全国市场监管卫士”。
三、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个安全”。2017年我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今年顺利完成国家复审。全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由2017年的82.24%提高到84.2%。10个食品生产聚集区完成整治提升,176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全省领先。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覆盖面不断扩展。餐饮单位“清洁厨房”达标率达到96%。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率保持在99.99%以上。全市食品抽检数量稳定在5.5批次/千人,稳居全省第一,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化妆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建成全省首个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平台,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保持在99.9%以上。2017年以来,市本级共抽检重点工业品、消费品、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产品4841批次,合格率95.3%。全市范围实现了“禁燃区”“双代区”的散煤销售网点动态“清零”。开展打击整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成品油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推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互联网+集中监管仓”模式,筑牢了冷链物防屏障。
四、战略引领持续深化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迁安市作为全国“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因质量工作被表彰的区域。全市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个人)增加到21家,2017年以来,落实省、市政府质量奖奖补资金共700万元。2021年全省重点区域质量提升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在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上我市就标准化和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行典型发言,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三体系认证企业数量达到5100家,较2017年增加2450家,增幅达92.45%。围绕12大重点产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618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699项,团体标准32项。累计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31个,实现了全领域覆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以来,全市落实标准化各类奖补资金1725.5万元。开展了“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行动,全市1933家企业发布对标结果14274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平台,着力打造高端质量服务体系。
五、市场活力有效释放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作用,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局下属的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中心、全省首家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联合办公室和京津冀地区第一家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与司法部门加强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的协同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服务,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1件,相比2017年增长4.82件,增幅达147%。2017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48起,调处专利侵权纠纷333起。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达到了50、41、9件,较2017年增加了4、32、4件,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70836件,是2017年的3.5倍。2022年,唐山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遵化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试点县(市)。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突出贡献单位”,市商标受理窗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先进商标受理窗口”。
六、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2018年底整合组建以来,依托职能优势,探索构建了“行政监管+技术平台支撑+综合执法”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监管效能实现了“1+1+1>3”的倍增效果。今年成品油质量监管工作中,统一指挥调动监管、执法、检测三方力量。配备了成品油快检车,15分钟便可出具快检报告,同时以最短时间取得了成品油实验室检测资质。抽检的覆盖面也由往年“双随机”检查2%的标准,提升到了10天实现100%全覆盖的水平,检验能力和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同时,组织监管、执法力量一同上阵,对全市加油站开展“清底式”全覆盖检验,力度全省首屈一指,质效开创历史记录。在“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驱动下,市场监管质效不断提升,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荣获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获得省、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下步,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推出新举措,在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上展示新作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践行新使命,在坚守安全底线上体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省驻唐相关媒体单位和市内相关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