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8点,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安全总监徐伟娜前往生产一线,从原料采购、车间现场环境、标准操作执行、仓储运输、添加剂、实验室检测等方面逐项核查食品安全管理情况。“担任食品安全总监后,我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徐伟娜介绍说。
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9月发布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推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唐山市、县、乡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开启以“全覆盖培训、配总监安全员、抓责任落实”为核心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宣贯活动。通过开发“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习手册”小程序、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关键人员”在线承诺、召开动员培训会议、深入基层志愿宣讲、微信小程序考试等形式,指导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全市按照应配尽配原则配备食品安全总监435人、食品安全员39299人,包保主体“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及相应食品安全制度建成、落实率100%,《规定》宣贯覆盖率100%。
“我们将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作为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的有力举措和全面精准防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坚持全市一盘棋,找准工作切入点、关键点和突破点,全力压紧压实。”唐山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宝国介绍说,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就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落实工作作出批示,并听取全市工作进展汇报。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带头包保,特别是市级和部分县区四套班子齐上阵。市委书记在各级包保干部中率先开展对包保主体的督导工作,带领各级包保干部切实履行食品安全领导责任、属地责任、监督责任、包保责任,共同推进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地。各级食安办主任坚决扛起沟通上下、协调四方的责任,通过请示汇报、逐级致信、面对面沟通、专题会议等方式,向上争取支持、向下传导压力,加速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
目前,唐山在对全市持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两轮摸底调查,按照自上而下、逐级审核完成四级包保主体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二二四一”工作体系。制定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方案》《包保方案》“两个方案”,建立全市食品安全包保主体和包保干部“两个台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问题清单“四个清单”,组织各级包保干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截至目前,全市市、县、乡、村四级8411名包保干部参与对39299家在营持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包保工作,签订承诺书8411份,建立责任清单39299份。
“要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要求,精准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12月26日,玉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食安委副主任路亚男在督导检查包保主体县供销大厦和育英学校时重点强调,并通过现场查看、查阅台账等方式,对两家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建设、宣传培训组织等情况逐一进行检查,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要求企业切实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坚决把牢守好食品安全底线。
为确保工作实效,唐山建立“包保干部+监管部门+包保主体”联动工作机制,畅通信息对接渠道。通过发送工作提示函、编制《唐山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文件汇编》《唐山市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手册》、组织培训会、点对点电话沟通等形式推动各级包保干部知责、担责、履责。截至目前,已完成对8411名包保干部的多轮次培训,各级包保干部完成了对全部39299家包保主体的首轮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