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城市,唐山近日再推新举措。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和市工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标准先行、规范认证,智慧管理、梯次推进”为原则,力争通过三年试点,推动全市25个钢铁产品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促进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贡献“唐山经验与模式”。
健全工作体系、夯实试点基础
成立唐山市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协调推进工作小组,一体谋划设计发展、减排、安全各项工作。组建唐山钢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技术服务委员会,汇聚国内碳足迹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技术骨干等,为碳足迹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把控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支撑。
加强数据监测、强化技术赋能
强化碳计量数据的在线采集、监测、分析和应用,确保数据质量与安全。开展钢铁行业背景及碳排放现状调查,对国际国内钢铁产品碳足迹标准规则进行分析研究,精准识别钢铁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节能降碳潜力,全面梳理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认证薄弱环节、潜在风险点,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编制碳足迹核算报告;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机构依法合规共享碳足迹数据资源。支持、引导辖区内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技术机构等积极参与编制钢铁产品碳足迹量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有序推进认证、强化示范引领
确定首批认证基础条件好的试点企业先行先试,指导试点企业加强从“摇篮到大门”全过程碳足迹量化管理,鼓励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其产品或包装物、广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足迹标识,鼓励已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企业自愿申请产品碳足迹分级评价。加强对认证活动和获证企业的跟踪指导,抓实企业保证能力现场检查、产品碳足迹核查、证后监督等工作,确保认证的有效性与公信力,严厉打击虚标产品碳足迹标识行为。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全面推广认证工作奠定基础。
拓展应用场景、激发转型动能
制定绿色采购政策,鼓励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在采购钢铁产品时,优先选择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的产品。发挥试点协调推进工作小组作用,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工具,帮助企业积极争取节能降碳专项资金支持,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对不同环保绩效等级企业开展差异化管控,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碳足迹标识认证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依托“绿享生活”碳普惠平台,积极推介唐山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钢铁产品,营造浓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氛围。鼓励金融机构为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的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给予优惠利率、额度优先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