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2446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2-31 15:44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打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24466号提案的答复


 吴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唐山市市场监管局紧扣“保市场主体”工作要求,以“帮企业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全力抓好开源、提质、减负、优环境等各项工作,努力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多起来”“强起来”。截至2020年9月底,唐山市实有市场主体742884户,其中企业146231户,个体工商户58605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602户相比2019年底,全市市场主体净增70515户。

    一、开源壮体量。出台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加强外资登记管理的33项措施,全省率先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时间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市外资企业登记授权局13个,数量全省最多,是第二位的3倍,能够更好地为外商提供就近、快速、便捷的市场准入服务。与市商务局建立协作机制,确保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工作精准实施,避免企业因信息报告不准确多跑路。“专窗+专人+专办”基础上,设立外资企业“自助服务专区”,增强企业获得感。截至9月30日,全市新增外资企业84户,注册资本新增125169.94万美元,投资总额新增182364.67万美元。此外,全面优化电子商务营商环境,强力推进电商平台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市场社会联合共治,成立了河北省首家“电子商务诚信联盟”,路南区成为首家“河北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二、帮扶提质量。大力开展以“百家导入千家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提升服务行动,通过建立规上企业质量档案、组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培训、开展质量调查、实施会商会诊等举措,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已有18件商标提交境外注册申请,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新增地理标志商标5件,累计达到31件,全市驰名商标累计达50件,均位列全省第二。持续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累计375家企业发布对标结果1686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出台《唐山市专利资助暂行办法》,全面开展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全市专利申请8793项,专利授权7139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4件,均居全省前列。

三、助企减负担。加快落实商标、专利、标准化等惠企奖励1427.43万元,认真组织银企保企对接活动,通过动产抵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154.8亿元。积极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摸清企业在产品创新、质量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计量测试技术需求,做好复工复产量值溯源保障,免费为企业检定计量器具101721台件。严查涉企收费,确保交通运输收费、非居民用气价格、企业用电价格等降费降价政策真正惠及企业面向全市餐饮单位免费发放2万余份“节约标识”宣传海报,引导网络第三方平台向市场发放“食安封签”140万个。

四、纾困解难题。支持外贸企业产品转内销,从加快出口转内销产品市场准入,做好出口转内销强制性产品认证,扩大“同线同标同质”产品适用范围,加强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等5个方面出台20项具体措施。全面落实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区“地摊经济”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政府划定临时经营区域的检查,主动排查消除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特别是聚焦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组织开展了“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入企帮扶活动,累计帮扶3100户个私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全力优环境。一是打造讲公平的竞争环境。全市共清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586件,废止55件,进一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二是打造重保护的产权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成立全省首家社会团体知识产权共治服务平台严厉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全市已查处商标、专利侵权案件191件。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全国城市排名由2018年的第132名上升到2019年的42名。三是打造有秩序的市场环境。围绕严控区域性产品质量、严护市场价格稳定、严守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等持续严厉打击,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共办结案件3134起,移送公安20起,公开曝光典型案例3批18起,形成了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强大声势四是打造更放心的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行动,印发《唐山市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工作指引》,力争年底全市大中型商超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到70%以上优化新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回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