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151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1-11-23 16:12     来源: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打印

艾晨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之作为高质量建设的切入口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唐山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唐山市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唐山市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具体措施》等文件,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全局性的工作意见,如《加快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唐山市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唐山市公共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唐山市乡村产业振兴方案(2018-2022)》等都将标准化工作作为推动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加以安排部署。

、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获得标准话语权,2019年9月对原《唐山市标准化资助办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唐山市促进标准化工作资助办法》与原《办法》相比,增加了资助范畴。如增加了主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资助,每项标准分别给予资助20万余、10万元;新增团体标准资助,主持制修订团体标准给予资助3万元。大幅提高了资助标准,如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标准由原来的2万元、1万元提高到5万元、3万元;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和市级地方标准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4万元、3万元;承担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由原来的2万元、1万元提高20万元、7万元等。

新修订的《唐山市促进标准化工作资助办法》实施以来,激励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20年我市企事业单位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等标准资助数量达到111项财政资金资助达到451万元,较2019年标准资助数量90项资助资金173万元相比,数量增加了21项资助金额增加278万元。预计今年标准资助数量将达到153项,资助金额达到693万元。

二、实施引才引智,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特别是实施凤凰英才计划以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采用柔性战略和优厚条件吸引有专长的科技人才,特别是标准化技术人才来唐创新创业。

(一)精准实施引才引智。一是动态掌握人才需求。密切关注我市标准化制定领域急需人才,及时准确的将标准化人才编制在每年的《唐山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信息》中。二是全力组织刚性引才。举办“陶博会人才技术交流大会暨河北省沿海经济带高级人才洽谈会”“曹妃甸自贸区人才发展论坛”“唐山市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场”“一对一专场”等人才交流活动,吸引标准化人才向我市流动。三是精准开展柔性引智。深化“百名高端人才进唐山”活动,发挥驻北京中关村引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走进中科院”“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唐山行”“京津冀专家唐山行”等系列活动,促进标准化成果在唐落地转化。

(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一是注重人才平台建设。积极鼓励各单位建立特邀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使各类人才(团队)包括标准化人才发挥作用。二是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工程。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聘请或委托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京津重点高校专家教授开展以标准化制定、修订等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不断标准化人才能力水平。三是多渠道开展标准化人才培训。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深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

三、广泛开展宣传大力营造标准化氛围全方位、多渠道强化标准化宣传。一是加强标准化典型宣传。《变废为宝!河北唐山为餐厨垃圾找安全》等工作报道和《我省首个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考核评估》《唐山新增两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等稿件在新华社客户端、省政府《要情快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媒体广泛刊发,大力宣传标准化典型事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市标委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的意识和水平。定期组织30余个成员单位、各县级市场监管局、标准化试点单位及相关企业人员开展宣贯培训,进一步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世界标准日系列宣传活动,利用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官网、公众号等多种途径,现场宣传、网上答题等多种方法,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广泛宣传先进标准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理念的推广,促进标准化意识的提升,提高企业和公众对标准化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学标准、用标准、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网站地图